油料所南方大豆遺傳育種創(chuàng)新團隊助力精準扶貧
發(fā)布時間: 2017-08-22
來源:大豆研究室,、油料所精準扶貧工作隊
作者:陳海峰
7月26日,中國農(nóng)科院油料所南方大豆遺傳育種團隊首席科學家周新安帶隊前往恩施了解科技扶貧工作進展情況,,并針對當?shù)卮蠖股a(chǎn)提出了指導建議,,為推進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大豆與玉米間作種植在恩施較為普遍,,但當?shù)囟嗖捎脝涡谢蛲ǚN植模式,,大豆與玉米間距小,大豆受光差,、病害重,、產(chǎn)量低,田間收獲作業(yè)困難,,種植效益不高,。自去年以來,油料所南方大豆遺傳育種團隊積極整合大豆產(chǎn)業(yè)最新研究成果,,形成了“一選,、二擴、三縮”的技術模式,,即一選,,選用耐蔭、耐密抗倒的大豆品種,,緊湊或半緊湊耐密中矮稈玉米品種,;二擴,擴大玉米與大豆間距,,充分利用玉米邊際效應,,同時減小玉米對大豆的遮蔽;三縮,,縮小株距,,使玉米、大豆密度與凈作相當,。通過這種間套作模式,,實現(xiàn)玉米單產(chǎn)與凈作相當,大豆畝產(chǎn)120公斤左右,,每畝增收400多元,。油料所精準扶貧聯(lián)系點屯堡鄉(xiāng)田鳳坪村的農(nóng)戶看到大豆、玉米的田間長勢,,紛紛表示明年將采用該技術進行種植,,玉米大豆間套作模式示范效應明顯,。
應咸豐縣茶葉局邀請,南方大豆遺傳育種團隊還考察了咸豐縣茶園,,探討重修剪后茶樹與大豆套種的可行性,。咸豐縣茶產(chǎn)業(yè)發(fā)展迅速,茶園面積較大,,近年來注重推廣采春茶,,重修剪。茶樹修剪后再封行前的兩個多月時間,,行間可套種生育期較短的作物,。油料所南方大豆遺傳育種團隊在詳細了解重修剪茶園情況后,建議種植早熟毛豆或春大豆,,既可以起到覆蓋地面保水肥,、抑制雜草減投入的作用,又可以利用大豆固氮減施氮肥,,同時通過大豆秸稈還田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咸豐縣茶葉局領導對油料所南方大豆遺傳育種團隊的建議表示充分肯定,雙方達成初步合作意向,。